learn English to use, and use English to learn.
上面这句话可能是我在2018年至2020年的某个时间听到的,我觉得挺有道理,而有一种越来越有道理的感觉。
我很庆幸我在早期的时候,在英语上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我一直都在收获这个红利和好处。
我认为在英语上的的成长肯定不是线性的,从12岁(初一)开始学习英语到现在42岁的30年间,我觉得是有几个很明显的重要节点:
- 在高中的时候弄了一个学校的英语角
我现在能记得的只是我做了一块小牌子,写上了English Corner,然后却道了学校的花园开始了一期,我可以很肯定来的人不会超过3个,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2次,不过我觉得或许那个时候我已经觉得英文使用来说的,而不是用来考试的(我的考试一直都不好) - 我在大二的时候被从一个英语课程上赶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大学的时候比较喜欢英语了,但我学习的电子科技专业,所以我有一次去偷偷潜入到一个英语专业的课程(因为老师是一个白人外教),我从后门偷偷潜入后,老师立即发现了我,然后我是不是这个班的学生,我说不是,然后她让我出去。我当时非常尴尬和气愤,不过现在看来那个女外教做的没错 - 可能也是在大二,我选修了一个外教的课
那个男老师是美国人,叫Jesse,我的同学基本上是比我小一级的英专的同学。我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的是:有一次我看小甜甜britney spears的一个DVD演唱会时,发现她在唱到I’m Not a Girl, Not Yet a Woman那首歌的时候,其中有一句歌词是:Feels like I’m caught in the middle,我注意到她唱middle的时候,舌头放在了上颚,我对此不是太理解,然后亲自去问了Jessie老师,他其实也说不清楚(我现在知道那个就是本能或自然而然的东西,对于一个native speaker时很难解释的),但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对英语发音开始有本质的认识 - 疯狂英语
我必须承认,李阳的疯狂英语对我影响很大,其实就是其中的一本杂志,我几乎把其中的几篇文章读的滚瓜乱熟了,对我的英文发音和自信地用英文说出这个语音帮助非常大。 - 参加电台
那个电台好像是叫kiss radio还是什么,时昆明本地的一个电台的一个晚间固定节目,每个周日晚上由几个不同的DJ轮流主持,在某些时候,他们会让听众打电话参与一些讨论,获胜者可以作为小嘉宾去到电台参加他们下一次的节目现场。我打了电话,用英语进行了表达,虽然抖得不行,但最终成了幸运儿,第一次我讲真开心到要死,因为我竟然可以去到电台,跟英文DJ一起做节目,虽然只是一个客串的小龙套,但是it’s huge for me. 我觉得这个对那时候的我来说,自信心是极大的建立 - 第一次用skype跟客户打字
准确的说,这个算是一个系列,即:我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始用英语来完成工作,也就是一个漫长的use English的过程,这期间大概有大于18年的时长,听说读写都需要用到,所以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但可惜的是,我并没有专门的刻意练习。我可能真的把英语当成了一个工具和语言。 - 两个同事对我说的一些话
在我最后一份作为雇员的工作中期,我对英语有一个巨大的提升。事情简单说是这样的:我在那份工作期间,时不时会跟我的老板和另外一个同事提到我希望提高我英语能力的事情,但令我吃惊的是,他们略感疑惑的告诉我:我的英语已经很好了,我想说的都能表达出来,我说的他们都能听懂,虽然明显就能听出来我并不是一个Native English Speaker,但我完全没有必要吧提高英语变成一个目标,并且他们两人不止一次传递给我这样的信息。起初我不大相信,觉得他们肯定是为了鼓励我而说些客气话,但后面我发现当我说我想提高英语时,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的困惑和不解,就是那个moment,我一下子顿悟了:我不需要提高我的英语了。倒不是说没有进步的空间了(其实空间还很大),但认同感和信心就嗖的一下子去到另外一个level了。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说过我的英语还需要进步,不是不需要进步,而是英语对我来说已经真正成为一门用于沟通的语言和使用的工具了。这个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飞跃。 - 参加CCTV的一个访谈节目
这个怎么说呢,就是去体验了一把,链接在这里。我其实更想把话题说的更深一些,大家可以有更多有趣和深入的讨论,B-U-T,偏了,全偏了。不过作为体验来说,还是有意义和有意思的,毕竟也算吃过CCTV盒饭的人了,呵呵。